栖息: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,一般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。
水温:泥鳅为温水鱼类,生活水温10~30℃,最适水温为25~27℃。
氧气: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很高,主要靠鳃呼吸,肠道、皮肤也能够辅助呼吸,离水后仍能存活1小时左右。
食性:泥鳅为杂食性鱼类,主要捕食浮游生物、水生昆虫等。
一、栖息
泥鳅是小型底层鱼类,一般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,常出没于湖泊、池塘、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,几乎不游到水体的上、中层活动。
二、水温
泥鳅是温水鱼类,生活水温为10~30℃,最适水温为25~27℃。水温上升到30℃时潜入泥中度夏,水温下降到5℃以下时,钻入泥中20~30cm深度越冬。
三、氧气
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很高,除了依靠主要的呼吸器官鳃之外,还可通过辅助呼吸器官如肠道、皮肤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。另外,泥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,在干燥的桶里,全长4~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,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。
四、食性
泥鳅是杂食性鱼类,多在晚上出来捕食,主要捕食浮游生物、水生昆虫、甲壳动物、水生高等植物碎屑、藻类等,有时也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。
五、繁殖
泥鳅是雌雄异体、分批产卵、体外受精的鱼类,通常1~2龄即达性成熟,每年4月开始繁殖(水温18℃),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。孵出的仔鱼,常分散生活,并不结成群体。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敢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敢网立场。
泥鳅幼苗培育及管理技术,泥鳅幼苗前、后期培育阶段
前期培养阶段:根据水色情况适量追肥,水色以黄绿色为好,每天早晚各泼洒1次豆浆进行投喂。开食后的泥鳅苗转入育苗池中培育,培育池使用前
2021-04-09 12:45:06
泥鳅该如何繁殖,附亲鳅的选择与培育
泥鳅是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的,产卵时会出现数尾雄鳅追逐纠缠1尾雌鳅的情形,雄鳅还会用嘴不断吸吻雌鳅的头部和胸部,刺激雌鳅产卵,同时排
2021-08-27 08:21:00
泥鳅养殖的常见养殖模式,主要有四种
池塘养鳅模式:是在池塘里养殖泥鳅,不养鱼。常用于养殖泥鳅的池塘可以利用池塘,水田改造的池塘、土坑、河沟等都可以。水泥池养殖泥鳅模式
2021-04-09 13:22:30
泥鳅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,需根据水质进行追肥
场地选择:选在光照良好,温暖通风,水源充足,进排水方便,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环境。放养管理:放养前进行消毒,及时进行换水。饲料投喂:
2020-06-09 16:10:54
无土养殖泥鳅技术,池塘中堆放适量的石头、细沙等
场地选择:水源充足,干净无污染,注排水方便的地方,交通便利,确保用电。放养方法:选择好种苗以后,在放养前的一周时间,要对养殖池进行
2020-06-06 16:16:37
稻田泥鳅养殖技术,放养前要对稻田进行消毒
稻田的选择:在水源丰富、水质佳、无污染、土壤肥沃、保水保肥性能强的稻田中进行养殖。下苗时间:选择在稻田插秧后进行放养。放养密度:每
2020-07-17 15:28:05
泥鳅的营养价值,附营养成分和食用效果
泥鳅含有的脂肪成分低,胆固醇少,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,含有类似二碳戊酸的不饱和脂肪酸,有利于人体抗血管老化,有利于老年人和心血管患者
2021-04-09 13:28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