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群的哺育能力过剩会导致自然分蜂,需要调换子脾。工蜂无处造脾会导致自然分蜂,可想办法扩大蜂巢。蜂群中“蜂王物质”不足会导致自然分蜂,要及时更换老弱病残蜂王。蜂箱内过于拥挤会导致自然分蜂,要及时将蜂箱中酿制成熟的蜂蜜取出来。蜂巢内温度过高会导致自然分蜂,适当扩大巢门并加强蜂箱内部通风。

怎样控制蜜蜂自然分蜂,详细介绍

一、调换子脾

蜂群的饲养能力过剩是自然分蜂的主要原因,因此可以通过更换子脾来控制蜂群的自然分蜂,具体方法是将蜂群中的封盖子脾调整到弱群中,同时从弱群中调整一部分卵虫脾进行补充,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饲养能力过剩的问题,还可以迅速将其他弱群发展成强群。

二、扩大蜂巢

工蜂无处造脾是自然分蜂的重要原因,随着蜂群的发展,蜂箱内越来越拥挤,大量的巢脾和蜜蜂几乎塞满了整个蜂箱,工蜂无处生脾为蜂王产卵,最终结果是蜂群“被迫”发生自然分蜂,在这种情况下可扩大蜂巢来防止蜂群分蜂。

三、更换老王

蜂群中“蜂王物质”不足是自然分蜂的重要原因,蜂王过于老化或生病是“蜂王物质”不足的主要原因,因此及时更换老弱的蜂王是控制自然分蜂的有效方法。事实上,有经验的养蜂人每年更换一次王,从而大大降低因蜂王而导致的自然分蜂。

四、调整巢脾

蜂箱内过于拥挤是引起自然分蜂的重要原因,特别是大流蜜期后蜂箱内充满子脾和蜜脾,从而导致工蜂没有造脾和休息的地方,必须立即取出蜂箱中酿造的成熟蜂蜜,老旧巢脾也必须采用新巢脾(或巢基)替换掉,大幅度降低自然分蜂的发生率。

五、降低巢温

蜂窝内温度过高是蜂窝自然分蜂的重要原因,这在春末夏初特别明显,此时外部气温本身较高,蜂窝经过春季发展后势头也较强,如果蜂窝内空气流通不畅,蜂窝自然分蜂,解决办法是适当扩大巢门并加强蜂箱内部通风 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敢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敢网立场。
被蜜蜂蛰消肿小妙招及注意事项,过敏严重则要及时就诊

被蜜蜂蛰消肿小妙招及注意事项,过敏严重则要及时就诊

取出毒针:被蜜蜂蛰了之后要用镊子等工具及时取出毒针。清洗伤口:用苏打水和肥皂水等弱碱性溶液清洗被蛰处,可以起到中和毒性的作用。涂药
蜜蜂2021-05-22 14:51:29
小蜜蜂,详细介绍

小蜜蜂,详细介绍

形态特征:蜂王体长13-15毫米,工蜂体长7-8毫米,雄蜂体长11-13毫米,腹部背板大部分为红褐色。种群分布:主要分布在缅甸、柬
蜜蜂2021-06-04 09:16:55
蜜蜂酿蜂蜜是为了什么,蜜蜂采蜜的原因和过程是什么

蜜蜂酿蜂蜜是为了什么,蜜蜂采蜜的原因和过程是什么

蜜蜂酿蜂蜜是为了储存食物以备不时之需,简单来说是蜜源丰富时蜜蜂大量采集花蜜并酿制成蜂蜜,等蜜源匮乏或不能出巢采集时则以储备的蜂蜜为
蜜蜂2021-10-06 12:41:48
蜜蜂灭绝了世界会怎样,有什么影响

蜜蜂灭绝了世界会怎样,有什么影响

蜜蜂是自然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没有蜜蜂对动植物会产生很大多的影响,对人类来说不会因此而灭绝,但绝对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灾害。没
蜜蜂2021-05-26 11:30:22
竹蜂的形态特征,附生活习性

竹蜂的形态特征,附生活习性

形态特征:竹蜂体型钝圆肥大,长25-29毫米,身体及足部密被黑色绒毛。生境分布:竹蜂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,常栖于竹类的茎秆中。生活习
蜜蜂2021-06-04 10:09:42
养蜜蜂怎么避免它们飞走,控制蜂王可防止其它蜜蜂逃跑

养蜜蜂怎么避免它们飞走,控制蜂王可防止其它蜜蜂逃跑

生活环境:保证周边环境安静且蜜源丰富,夏季注意遮阴降温。蜂王控制:饲养过程中,建造专门的蜂房供蜂王使用,保证蜂王不飞逃。天敌防控:
蜜蜂2023-03-24 19:19:03
蜜蜂的种类大全及优缺点,详细如下

蜜蜂的种类大全及优缺点,详细如下

中华蜜蜂:造脾能力强,喜啃旧脾和迁飞,易发生自然分蜂和盗蜂。意大利蜂:性格温和,蜂王产卵力强,抗病力弱。卡尼鄂拉蜂:性格温和,不易
蜜蜂2021-06-05 18:01:02
新手怎么才能养好蜜蜂,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

新手怎么才能养好蜜蜂,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

场地要合适:养蜂场附近要有充足且相对连续的蜜源,环境要安静,要有清洁的水源,附近的敌害要少。蜂种要适宜: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蜂
蜜蜂2021-05-31 16:23:58
一框蜂怎样快速繁殖起来,注意这几点

一框蜂怎样快速繁殖起来,注意这几点

保温防热:蜂群本身对巢内温度也有一定的调节能力,但只有一框蜂时这种调节能力是极为有限的。奖励饲喂:蜂王产卵量和工蜂哺育积极性都会受
蜜蜂2021-05-27 15:15:31
蜂螨是什么引起的,附防治方法

蜂螨是什么引起的,附防治方法

蜂螨为蜜蜂最主要的体外寄生虫,以蜜蜂幼虫为载体进行繁殖,蜂王、工蜂和雄蜂都可能被蜂螨寄生,其中蜂王被蜂螨寄生后寿命大大缩短,雄蜂被
蜜蜂2021-05-22 09:54: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