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候影响:低温、阴雨、光照不足时容易诱发立枯病。

播种量大:播种密度过大,秧苗之间争抢养分,导致秧苗长势不佳,容易患病。

壮秧剂使用不当:壮秧剂使用不当,导致秧苗长势较弱,进而诱发立枯病。

苗床酸碱度失调:2.5叶期时,若苗床ph偏高,容易引发立枯病。

覆土不均匀:覆土过厚或过薄均不利于后续幼苗生长,最终导致秧苗质量差,抗病能力弱。

水稻出现立枯病的原因,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幼苗枯死

一、水稻出现立枯病的原因

1、气候影响

(1)低温、阴雨、光照不足诱发水稻立枯病的重要条件,其中以低温影响。黑龙江省水稻播种时间多在4月5日-4月25日,此时外界气温仍不稳定,易出现连续降温、阴雨天气,水稻是喜温作物,当温度低、苗床湿度大时水稻抗病性下降,有助于病菌的侵入发生黄枯。

(2)如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温度突然升高,昼夜温差大,加之苗床湿度大,造成水稻秧苗弱,根系发育不良,吸水能力差,而高温使得水分蒸发迅速,幼苗吸收水分和叶片蒸腾比例失调,常引起水稻幼苗发生青枯,严重的致使秧苗枯死。

水稻出现立枯病的原因,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幼苗枯死

2、播种量大

(1)目前,大多数农户普遍选择增加播种量的方式,使得农户普遍存在播种量过大,平均每盘下干籽175g,甚至高达250g。

(2)但这样密度过大,秧苗群体与个体生长发育不均衡,相互争肥、争水、争光,加之昼夜温差大,高温秧苗易徒长,秧苗根系发育不良,秧苗地上地下生长发育不协调,形成徒长苗,在突然出现高温或通风状态下易出现青枯,徒长苗弱苗抗病性差,易病原菌侵入发生立枯。

水稻出现立枯病的原因,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幼苗枯死

3、壮秧剂使用不当

(1)目前,非常多农户使用壮秧剂不按操作规程操作。而是,直接将壮秧剂混少许过筛土扬在摆好的秧盘床土上面,采取浇水的办法施入,甚至有直接将壮秧剂散在盘土之上浇水使用。

(2)在这种情况下,极易产生肥害、秧苗长相参差不齐,且苗弱,进而诱发立枯病、青枯病的发生。还有部分农户存在壮秧剂混拌不均匀,混拌后没有闷土的流程,摆盘装土与播种时间间隔过长。导致壮秧剂有效的酸度和肥料挥发损失。

水稻出现立枯病的原因,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幼苗枯死

4、苗床酸碱度失调

(1)目前,因为非常多农户使用壮秧剂方式不当,造成壮秧剂内调酸剂挥发损失或调酸不均匀,加之,农户非常少自主调酸完全依赖壮秧剂。

(2)苗床在2.5叶期ph值明显偏高,不适宜水稻秧苗生长,利于立枯病菌等土传病害的繁殖和入侵。

水稻出现立枯病的原因,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幼苗枯死

5、覆土厚度不均匀

覆土过厚易造成“顶盖”现象,覆土过薄易造成“干籽、干芽”现象,最终导致秧苗生长参差不齐。秧苗素质差,抗病性差。

6、苗床管理不到位

苗床温度、湿度控制的不合理。通风和浇水未结合天气变化进行灵活调整,通风过晚,出现通风量及通风方式不当,浇水存在浇水浇不透、过勤等情况,导致秧苗根系发育不良,苗弱,引发靑枯病和立枯病。

水稻出现立枯病的原因,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幼苗枯死

二、水稻立枯病的症状

1、水稻刚出苗发病表现为幼芽或幼根变褐色,病芽扭曲、腐烂而死,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。

2、水稻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发病表现为幼苗心叶枯黄,叶片不展开,基部变褐,种子与幼苗基部交界处生有霉层,茎基软弱,易折断,育苗床中幼苗常成簇,成片发生与死亡。

水稻出现立枯病的原因,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幼苗枯死

3、水稻2叶期以后发病症状表现为黄枯、青枯,苗床多以此时此症状发生居多,病苗叶尖不吐水,叶色枯黄、萎蔫,成穴状迅速向外扩展,秧苗基部与根部极易拉断。

4、在气温骤然升高时,幼苗迅速表现青枯,心叶及上部叶片“打绺”。幼苗叶色青绿,整株萎蔫。在插秧后本田出现成片青绿枯死。

水稻出现立枯病的原因,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幼苗枯死

三、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方法

1、规范操作技术规程

(1)根据土壤类型、pH值、有机质含量选择相应的壮秧剂。采用正确的方法,合理地使用壮秧剂。

(2)按照水稻壮秧剂(质量合格)正确说明书、正确的使用方式,育苗对水稻。高含量水稻壮秧剂按推荐用量使用,营养土达到每盘3.0千克左右厚度为2cm左右,对水稻,出苗率高、苗齐、苗壮。

2、床土调酸

水稻是喜酸作物,水稻幼苗适宜在土壤pH4.5-5.5的偏酸性条件下生长。并能抑制立枯病菌的增殖,使水稻根系发达、白根多提高秧苗素质。

水稻出现立枯病的原因,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幼苗枯死

3、适时早播种、早插秧

(1)播种插秧不能盲目抢早,要结合自身地块、品种等实际情况进行适时早播种、早插秧,防止出现“苗等地”的现象。

(2)苗床秧龄时间过长,苗床温度过高,生长积温过高,后期秧苗过早完成生长积温需求,易造成早穗现象的发生,进而造成减产。

水稻出现立枯病的原因,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幼苗枯死

4、加强苗床的温湿度

(1)结合近3天的天气变化趋势,合理进行通风、浇水,用正确的通风和浇水方式进行苗床温湿度调节。

(2)苗床80%见绿(即看到80%苗立针)就通风,通风随外界温度升高,逐渐加大通风量,通风在有风天不通迎风面,其他三面根据外界气温和苗床情况酌情调节。

(3)浇水结合天气变化进行,控制苗床湿度,防止苗床处在低温高湿、或高温高湿的状态。浇水要一次性浇透。

水稻出现立枯病的原因,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幼苗枯死

5、苗床中期补酸

(1)在水稻2.5叶期,若苗床ph值偏高,则不利于水稻生长,水稻秧苗叶色变淡,根系发育不良,吸收水分能力差,秧苗素质下降,立枯病发病率高。

(2)在此时期注意及时补酸,调节苗床ph值,为秧苗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。但调酸制品用量不能过高,使用时注意搭配ph值试纸测试苗床酸碱度,ph值5-6即可,防止造成酸害。

水稻出现立枯病的原因,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幼苗枯死

6、喷洒农药

(1)喷洒恶霉灵1200-1500倍液,不仅可以土壤,而且还能促进植物生长,并能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,进入植物体内,移动极为迅速。在根系内移动仅3小时便移动到茎部,24小时移动至植物全身。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、生根壮苗提高成活率的作用。

(2)甲霜恶霉灵叶面喷施稀释1500-2000倍液,药效被土壤吸收,通过根系吸收,可移到叶缘,并发挥作用,且药效持久。还能促进作物生长,健苗壮苗,增强发根能力,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敢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敢网立场。
是否需要提高水稻病虫害的防治,水稻病虫害防治是一项什么工作

是否需要提高水稻病虫害的防治,水稻病虫害防治是一项什么工作

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有待提高。农民意识观念上对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了解。农药厂家和农药经销商的夸大化学农药的防治优
水稻2021-07-05 10:31:55
水稻烂秧的类型,在秧苗期发生

水稻烂秧的类型,在秧苗期发生

水稻烂秧可以分为生理性、传染性、青枯型、黄枯型。生理性烂秧:由于低温和秧田管理措施失误或不善造成的。传染性烂秧:由病菌侵染引起稻绵
水稻2023-01-19 09:06:35
水稻一般何时打控旺剂,附水稻控旺的误区

水稻一般何时打控旺剂,附水稻控旺的误区

水稻一般在分蘖期打控旺剂,因为水稻控旺抗倒主要是为了降低基部1-3节间长,此时施药可缩短基部节间长度,增加基部节间厚度,降低倒伏的
水稻2021-10-22 13:48:24
稻瘟病的预防方法,选用抗病良种可有效防止病害发生

稻瘟病的预防方法,选用抗病良种可有效防止病害发生

正确选种: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。农业措施:栽秧前进行耕翻,疏松土质,增加耕作层厚度,促进水稻根系生长。注意平衡施肥,增
水稻2023-04-26 13:18:02
水稻有哪些结构

水稻有哪些结构

水稻由根部、茎部、叶片、稻穗、种子这几个基本结构组成。根部:稻根为须根系,可分成种根、不定根、支根。茎部:稻茎呈圆筒型,内部中空,
水稻2022-10-21 18:43:21
什么是水稻分蘖

什么是水稻分蘖

水稻分蘖是指水稻的茎秆出现分枝。一般发生在基部节间较短的分蘖节上,主茎上的分枝叫做一级分蘖,一级分蘖上的分枝叫做二级分蘖,以此类推
水稻2022-10-09 08:27:46
水稻孕穗期如何控水施肥

水稻孕穗期如何控水施肥

水分控制:保持6-8厘米左右的浅水层,气温低于18℃时要将水深提高到15-20厘米,以防幼穗受到障碍型冷害,气温回升后再重新将水位
水稻2022-10-21 18:07:03
荃优1606水稻的抗倒性和产量

荃优1606水稻的抗倒性和产量

抗倒性:抗倒伏性较强,抽穗期耐热性较强。产量: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,在2018年的区试中平均产量为666.14公斤/亩,比对照品种增
水稻2022-12-05 10:04:45
水稻立枯病的发病症状,出苗时幼芽或幼根会变褐色

水稻立枯病的发病症状,出苗时幼芽或幼根会变褐色

水稻幼苗不同阶段的发病症状有所不同。刚出苗:发病时,幼芽或幼根变褐,病芽扭曲、腐烂而死,种子或芽基部出现霉层。幼苗立针期至2叶期:
水稻2023-08-15 16:34:53
稻苗不长新根如何处理

稻苗不长新根如何处理

秧苗不长根、不扎根:喷施腐植酸类叶面肥500-600倍液,或按照二铵:硫酸钾=3:2的比例稀释成0.3-0.5%的浓度,然后再喷雾
水稻2022-10-22 11:40:16